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名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濱、珠江之畔的南國花城——廣州。秉承“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訓精神,中山一院現已發展為一家位于國內一流前列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百年老院,立院為公。中山一院由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發展而來,自創立之初就帶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來,數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精神卻賡續不絕。 醫院現由院本部、東院和南沙醫院組成,托管惠亞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委省共建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聯合牽頭建設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蟬聯2018、2019年度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第六、華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為A++。 醫院專業學科齊全,綜合實力雄厚,擁有腎內科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等2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中山大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和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貢獻。當前,醫院正朝著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努力奮斗。 仁心仁術,醫病醫身。作為華南地區疑難重癥診療中心,醫院始終引領醫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自1965年實施國內首例斷趾再植手術以來,醫院在醫療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成功開展包括國內首例腎移植手術;世界第八例、中國第一例連體嬰分離手術;國內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全國首例連頭嬰分離手術;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首例多器官移植手術。2017年成功實施世界首例“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引領全球器官移植進入“熱移植時代”,并代表中國首次榮獲2020年國際質量創新大賽特等獎,近5年醫院共開展新技術370項。自主研發國內首臺體外反搏裝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國首個去細胞神經移植材料“神橋”,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實現“中國智造”。牽頭制定中國第一個重癥醫學指南、第一部《ICU診療指引與管理規范》,在全球率先開展膿毒癥免疫研究與治療,嚴重感染的病死率從35%降低到26%。醫院疑難重癥診治能力不斷提升,四級手術占比39.4%。 醫院緊緊圍繞大平臺、大團隊和大項目,瞄準世界醫學發展前沿,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醫療技術創新碩果累累。 醫院現有國家人體器官移植和醫療大數據中心等24個省部級以上平臺,擁有灣區唯一、國內醫療機構首個無菌動物平臺;擁有達芬奇機器人、高端雙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醫用直線加速器(LA)、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系統(PET-CT)等大批世界先進型號高端醫療設備;擁有世界一流的重癥監護病房、體外反博治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亞太區第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中心、國際體外反博研究中心、亞太地區無創通氣治療與培訓中心等社會醫療組織在此設立;牽頭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與課題、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等30項;主辦《中華腎臟病雜志》《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中華血管外科雜志》《影像醫學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現代臨床護理》《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和《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等9個國內知名醫學期刊,引領醫學科學研究。 涵英哺華,毓仁作圣。醫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術又有好思想的好醫生,醫者,師也,名醫名家育醫造才,聲教訖于四海,鑄就了中山醫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國家一級教授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在此行醫執教。其中,著名寄生蟲學家陳心陶消滅了血吸蟲病,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三次接見。八大一級教授之后,醫院擁有一大批醫學領軍人才,包括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3人次,中華醫學會現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廣東省醫學會現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7人;擁有博士生導師293人、碩士生導師567人,擁有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臨床教師團隊(全國3個入選的臨床醫學教師團隊之一);擁有首位榮獲歐洲醫學教育聯盟Honorary Fellowship獎項的中國專家。 醫院現有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6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8個,為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擁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8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個、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6個、省部級臨床診療技術培訓基地17個、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及香港外科學院培訓基地1個。截至目前,醫院已為國家培養博士2348名,碩士3921名,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生23600余名。 醫之大者,為國為民。醫院心系援藏、援疆、幫扶基層,在重大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國家隊”作用,并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無私奉獻。 在國家衛健委支持下,醫院牽頭建立覆蓋全國250余家醫療機構的全國重癥醫學專科聯盟;建立覆蓋29個......[詳細]
聯系電話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58號

醫生團隊
  • 吳新建[]

    醫生擅長

    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逾20年。對腦腫瘤、脊髓腫瘤、腦外傷及腦血管病的診治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椎管內腫瘤、顱頸結合部腫瘤及脊髓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對椎管內腫瘤、脊髓髓內腫瘤、枕大孔區腫瘤、脊髓栓系綜合癥和脊髓脊膜膨出等疾病,積累了豐富的手術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 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逾20年。對腦腫瘤、脊髓腫瘤、腦外傷及腦血管病的診治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椎管內腫瘤、顱頸結合部腫瘤及脊髓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對椎管內腫瘤、脊髓髓內腫瘤、枕大孔區腫瘤、脊髓栓系綜合癥和脊髓脊膜膨出等疾病,積累了豐富的手術經驗。 研究方向: 1、脊髓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脊髓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療;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988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 1997年獲中山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 2003年獲中山大學外科學臨床醫學博士。 2005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進修學習。 社會兼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脊髓脊柱專家委員會委員 論著:1、脊髓髓內血管母細胞瘤的顯微手術治療;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年6月第35卷第3期2、頸椎管啞鈴形神經鞘瘤顯微外科手術29例臨床分析;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8年12月第31卷第6期3、脊髓髓內室管膜瘤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8年8月第31卷第4期4、腦室鏡輔助與常規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生存分析對比;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06年5月第5卷P506-5095、脊髓髓內膠質瘤顯微手術切除及survivin因子表達;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4年5月第27卷第2期P86-886、顯微手術治療脊髓髓內腫瘤22例;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3年2月第26卷第1期P234-2357、連頭嬰顯微分離術的術前準備及術后處理;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年5月第25卷第3期P102-1038、連頭嬰分離手術的有關問題;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年5月第25卷第2期P86-88 專著: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復雜性連頭嬰分離術”獲200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垂體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獲得者2003年教育部二等獎 ...詳情
  • 陳合新[]

    醫生擅長

    鼻科: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腔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鼻眼相關疾病:淚囊炎,視神經損傷,眶內疾病。鼻顱相關病病:腦脊液鼻漏,鼻顱底腫瘤。其它:腺樣體肥大,鼻咽癌早期診斷以及頭頸外科。 ...詳情

    從業經歷
    陳合新,男,國內著名耳鼻喉科專家學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耳鼻喉科醫院 書記、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有二十余年耳鼻咽喉科臨床醫療及教學科研經歷。臨床中擅長于鼻科(鼻竇外科,鼻眼相關外科和鼻顱底相關外科)和頭頸外科。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七項(其中第一作者四項)。主持國家博士后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和省衛生廳基金各1項。 長期從事鼻-鼻竇炎、鼻眼相關、鼻顱底相關、鼻神經外科學基礎和臨床研究。對鼻竇炎、鼻腔鼻竇腫瘤、側顱底區域腫瘤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鼻眼相關、鼻顱底外科等相關疾病的手術及修復重建有深入的研究。 教育經歷: 1990-1993:第四軍醫大學 碩士研究生 1996-1999:南方醫科大學 博士研究生 2000-2004: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博士后 工作經歷: 1993-1996: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 主治醫師 2000-2004: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副教授、副主任醫生 2005-至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獲獎情況: 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七項(其中第一作者四項)。主持國家博士后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和省衛生廳基金各1項。 研究方向: 鼻內鏡微創外科(包括內窺鏡鼻竇外科、鼻眼相關外科、鼻顱底外科)、顱底和頭頸外科疾病的診治 獲獎情況: 1.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2001年,2003年(均為第一) 2.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2000年,2004年(均為第一) 3、內窺鏡鼻竇手術在全國的推廣. 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年(第七) 4、鼻內鏡微創手術基礎與臨床的系列研究 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4年(第九) 論 著: 發表學術論文102篇 (均為第一作者)。 專 著: 參與編寫專著7本(副主編3本)。 社會兼職: 擔任《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中華臨床醫師雜志》、《中華耳科雜志》、《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等7本專業雜志編委。 ...詳情
  • 文衛平[]

    醫生擅長

    擅長于鼻科學和頭頸腫瘤領域。尤其在應用鼻內鏡外科技術對鼻腫瘤、蝶竇鞍區腫瘤、腦脊液鼻漏、復發性鼻咽癌等鼻顱底疾病進行治療,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對咽喉頭頸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礙的臨床診治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文衛平,男,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院長,博士導師,博士研究生,1984年本科畢業。 醫療專長 自1984年開始耳鼻咽喉科臨床醫療及教學科研工作。擅長于鼻科學和頭頸腫瘤領域。尤其在應用鼻內鏡外科技術對鼻腔鼻竇炎性疾病、鼻息肉、鼻腫瘤、蝶竇鞍區腫瘤、腦脊液鼻漏等鼻顱底疾病進行治療,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對咽喉頭頸疾病的臨床診治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主要研究 鼻內鏡微創外科(包括內窺鏡鼻竇外科、鼻眼相關外科、鼻顱底外科)。頭頸腫瘤外科治療。 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創傷學會 常委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雜志》 編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無喉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常委,《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等6個專業雜志編委。 獲獎情況 內窺鏡鼻竇手術在全國的推廣. 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年(第四) 鼻內鏡微創手術基礎與臨床的系列研究 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4年(第四) 先后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多篇,參編專著6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級863、十一五攻關項目的子科研項目各一項,主持廣東省科研項目包括重點項目共6項和其他項目多項。 論著 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專著 專著1部 曾于2019年,被授予“國之名醫”榮譽稱號 ...詳情
  • 蔣愛云[]

    醫生擅長

    對耳、鼻、咽喉常見病及疑難病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咽喉聲帶疾病(包括聲帶息肉、囊腫、小結、腫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鼾癥)等。對功能性嗓音疾病、反流相關性咽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對耳、鼻、咽喉常見病及疑難病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咽喉聲帶疾病(包括聲帶息肉、囊腫、小結、腫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鼾癥)等。對功能性嗓音疾病、反流相關性咽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研究方向:嗓音顯微手術聲帶創傷的愈合反流相關性咽喉疾病學術任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委員會嗓音學組委員科研基金:主持和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專著:專著1部。 ...詳情
  • 許郁熹[]

    醫生擅長

    暫無 ...詳情

    從業經歷
    擅長:兒科相關疾病 ...詳情
  • 柴麗萍[]

    醫生擅長

    頭頸部腫瘤(如各型喉癌、咽癌、頸部腫物及瘺管)的手術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俗稱打鼾)的診斷及治療、鼻竇炎鼻息肉及鼻腔腫瘤的微創手術 ...詳情

    從業經歷
    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咽喉專科主任。于1977年考入中山醫學院醫療系,1982年12月畢業留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主持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咽喉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俗稱“打鼾”)、咽喉反流性疾病等的發病機制及治療,在國內外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長期從事臨床工作,有豐富臨床經驗及精致的臨床技能,擅長喉癌、咽癌、頸部腫物及瘺管的診斷及治療,在保留喉功能的咽喉腫瘤的綜合治療、喉癌的微創及嗓音疾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對阻塞性睡眠低通氣綜合征的發病機制、治療選擇、療效判斷方面有較深的研究,在反流性咽喉疾病的診斷、治療與咽喉腫瘤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擔任“咽喉反流性疾病診斷與治療草案”商定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嗓音組專家成員,曾擔任廣東省語言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詳情
  • 蘇振忠[]

    醫生擅長

    耳鼻咽喉學科常見病及復雜危重病的診治 ...詳情

    從業經歷
    蘇振忠,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導師,本科學歷,畢業于1970年。 醫療專長 從事耳鼻咽喉學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35年。有豐富的耳鼻咽喉學科常見病及復雜危重病例的臨床處理經驗和手術技能。尤其是在咽喉疾病、頭頸腫瘤和嗓音醫學等領域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在咽喉腫瘤的手術方式與患者生存質量、聲嘶的喉微創外科、鼻咽癌放射性神經損害頑固性誤咽的手術治療及鼾癥手術等有較深入的臨床研究和成熟的經驗。 多項密切結合臨床,解決臨床問題的實用技術研究,如治療咽喉疾病的下注式蒸氣吸入器和預防喉癌全喉切除氣管造口狹窄的氣管造口支架等創新技術受到業界的重視和患者的歡迎。 主要研究 咽喉疾病、頭頸腫瘤 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耳鼻咽喉科分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殘聯無喉人康復委員會常委; 廣東殘疾人康復協會 副會長。 論著 近5年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篇。 專著 主編《耳鼻咽喉創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第一版)。 ...詳情
  • 陳錫輝[]

    醫生擅長

    耳畸形、中耳炎、內耳疾病、面神經疾病、耳鳴耳聾、眩暈的診治和人工耳蝸技術等 ...詳情

    從業經歷
    陳錫輝,男,主任醫師,碩士導師,碩士學歷,畢業于1982年。 醫療專長 耳科學資深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任耳專科主任。一直從事耳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999~2000及2000~2001年先后赴日本九州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和美國Baylor醫學院耳鼻咽喉科進修。擅長耳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精于耳科顯微手術;對各種耳畸形、中耳炎、內耳疾病、面神經疾病、耳鳴耳聾、眩暈的診治和人工耳蝸技術等有一定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耳蝸植入治療極重度感覺神經性聾; 2.中耳炎患者手術和非手術治療; 3.先天性耳畸形的手術治療及成型材料; 4.面神經癱瘓的綜合(保守與手術)治療; 5.耳鳴的現代治療方法; 獲獎情況 1.中耳乳突手術的系列研究.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一等獎 1996 2.問題解決法在見習教學中的應用.中山醫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 論著 1.中耳積液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與分泌性中耳炎療效的關系.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6,41(8):566-569 2.異常結構耳蝸患兒的人工耳蝸植入術。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4):313-315 3.人工耳蝸植入術。中山大學學報(醫科版),2006,27(6):690-693 4.藥物治療感覺神經性聾的臨床觀察。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6,(4):17-18 5.內鏡下鼓膜成形術。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5(3):18-19 6.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術前后骨導聽力變化的觀察。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5,13(1):45-46 7.纖維蛋白原含量與分泌性中耳炎病情遷延的關系。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19(10):449-450 8.顯微鐙骨切除術的改進。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2,25:113-114 9.膽脂瘤及炎性肉芽中MDA和SOD的研究。廣東醫學 1998,19:47-48 10.手術后放療治療外耳道中耳癌的臨床觀察。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3,17:414-415 11.纖維蛋白粘合劑在豚鼠耳廓裂傷修復中的應用。廣東醫學 2000,21:919-920 12.外傷性面癱的原因和顯微手術治療療效分析。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2,25:57-58 13.田七纖維蛋白薄膜的臨床應用初步報告。廣東醫學 2001,22:1077-1078 14.內窺鏡鼻竇手術后鼻淵舒鼻內沖洗對療效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 1998,14:733-734 15.語前聾兒童電子耳蝸植入術17例。廣東醫學 2003,24:234-235 16.膽脂瘤性中耳炎的治療進展。廣東醫學 2002,23:1015-1016 17 Effects of NasoPore packing in the middle ear cavity of the Guinea Pig.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145( 1 ):131-136 著作 1.耳鼻咽喉創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3月,副主編) 2.臨床醫師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3月,編委) 3.耳解剖與耳顯微外科手術圖譜(2006年12月中國科技出版社,主編) 科研基金 1.人工耳蝸植入術前聾兒SSEP測定結果與術后聽力培建效果關系的研究(省科技廳2004年科技計劃項目,5.0萬, 主持者) 2.耳病數據庫(科技部2006年重大課題分題,10.0萬,主持者) 主頁: http://chenxihui.haodf.com/ ...詳情
  • 史劍波[]

    醫生擅長

    鼻竇及相關疾病的內鏡鼻竇外科、鼻眼相關外科、鼻顱底外科 ...詳情

    從業經歷
    在國內最早開展經鼻內鏡視神經減壓術,并且完成手術最多的臨床專家之一,這項研究處在國際領先水平。在國內最早開展經鼻內鏡額竇手術的專家之一,該項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開展了難治性鼻竇炎的綜合治療,治療效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從1995年開始參與鼻內鏡外科的普及教育工作,是國內最著名的鼻內鏡外科專家之一。 研究方向:鼻內鏡微創外科學、鼻科學基礎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998年在暨南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2003年在中山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 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第一醫院等三甲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超過24年 社會兼職和榮譽: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鼻外科學組副組長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鼻科編審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協會常委和廣東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等六家耳鼻咽喉科和呼吸科雜志的編委 中山大學名醫(2015)、中國醫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名醫獎”(2012)、嶺南名醫(2015)、鼻內鏡外科 “Top10 Dr”(2012-2014)。 論著: 1.Sun YQ, Deng MX, He J, Zeng QX, Wen W, Wong DS, Tse HF, Xu G, Lian Q, Shi J, Fu QL.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event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in mice. Stem Cells, 2012, 30(12): 2692- 2699. 2.Shi JB, Fu QL, Zhang H, Cheng L, Wang YJ, Zhu DD, Lv W, Liu SX, Li PZ, Ou CQ, Xu G.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seven Chinese cities. Allergy. 2015 May;70(5):533-9. 3.Fu QL, Ma JX, Ou CQ, Guo C, Shen SQ, Xu G, Shi J. Influence of self-reported chronic rhinosinusitis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PLoS One, 2015, 10(5): e0126881.IF=3.234 4.Chen FH , Luo XQ , Xu R , Deng J , Zuo KJ , Li HB , Shi JB. Evaluation of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values of sinus computed tomography.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2014 DEC ;116(6):609-13. 5.Chen FH, Rui X, Deng J, Wen YH, Xu G, Shi JB. Endoscopic sandwich technique for moderate nasal septal perforations. Laryngoscope. 2012 6.Shi JB, Chen FH, Xu R, Zuo KJ, Deng J, Xu G. Transnasal endoscopic frontal sinus surgery using expanded agger nasi approach. Zhonghua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2011 Jun;46(6):459-62. 7.Chen FH, Xu R, Zuo KJ, Guo YB, Li ZP, Shi JB.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asthma]. Zhonghua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2011 Jun;46(6):444-8. 8.Shi JB, Chen FH, Fu QL, Xu R, Wen WP, Hou WJ, Guo JB, Zhang XM, X......詳情
  • 毛海萍[]

    醫生擅長

    尿路感染、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炎、急慢性腎衰竭及其并發癥等診斷與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研究方向:慢性腎臟病分子機制研究、腹膜透析的臨床和相關基礎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200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獲博士學位,后一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工作。2001年-2004年期間赴美國波士頓大學醫療中心腎內科進行訪問學習。 社會兼職:廣東省醫師協會腎臟病分會常委,中國藥理學會腎臟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委 論著:發表SCI 文章5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22篇,包括JASN, JBC, Autophagy等 (1)Peng X, Wang Y, Li H, Fan J, Shen J, Yu X, Zhou Y*,Mao H*.ATG5-mediated autophagy suppresses NF-κB signaling to limit epitheli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kidney injury.Cell Death Dis. 2019;10(4):253. (2)Li W, Xu R, Wang Y, Shen J, Li Z, Yu X, Mao H*.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un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J Hum Hypertens. 2019;33(2):106-114. (3)Cao S, Li S, Wang Y, Shen J, Zhou Y, Li H, Yu X, Mao H*.Acetylation of HMGB1 by JNK1 Signaling Promotes LPS-Induced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Apoptosis. Biomed Res Int. 2018;2018:2649585. (4)Wang Y, Xiong L, Xu Q, Li W, Peng X, Shen J, Qiu Y, Yu X, Mao H*.Associ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with mortality in incident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Nephroogy. 2018;23(10):927-932. (5)Li W, Xiong L, Fan L, Wang Y, Peng X, Rong R, Qiu Y, Shen J, Lin J, Yu X, Mao H*.Association of baseline, longitudinal serum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change with mortality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BMC Nephrol. 2017;18(1):211. (6) Li H, Peng X, Wang Y, Cao S, Xiong L, Fan J, Wang Y, Zhuang S, Yu X, Mao H. Atg5-mediated autophagy deficiency in proximal tubules promotes cell cycle G2/M arrest and renal fibrosis. Autophagy. 2016 Sep;12(9):1472-86. (7) Zhou Y, Cao S, Li H, Peng X, Wang Y, Fan J, Wang Y, Zhuang S, Yu X, Mao H*. Heat Shock Protein 72 Antagonizes STAT3 Signaling to Inhibit Fibroblast Accumulation in Renal Fibrogenesis. Am J Pathol. 2016 Feb 3 (8) Xiong L, Cao S, Xu F, Zhou Q, Fan L, Xu Q, Yu X, Mao H.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Body Mass Index Change with Mortality in Incident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Nutrients. 2015 Oct 13;7(10):8444-55 (9) Xu Q, Xiong L, Fan L, Xu F, Yang Y, Li H, Peng X, Cao S, Zheng Z,......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