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

三級甲等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
醫院名稱: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為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于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連續四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80強排行榜,在中國醫學科學院《2014年度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行榜》上名列第46位,位居安徽省首位。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2825張,設臨床科室41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26個。年門診量超300萬人次,年住院病人超12萬人次,年手術4.45萬臺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7萬學時,年接收實習生、進修醫生1000余人。   醫院是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科學和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點覆蓋所有的臨床科室。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8個,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5個。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醫院擁有“疑難重癥皮膚病協同創新中心”、“神經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協同創新平臺,學科綜合實力位列全球前1%。   醫院擁有博士生導師51人,副高職稱以上專家700余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00余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20人,擔任省級以上醫學學術團體負責人60多人,有6人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一人入選安徽省首批“外專百人計劃”,一人獲 “國家萬人計劃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當選為中國醫師協會男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省廳以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干教師100余人,首屆“江淮名醫”15人,人才實力位居安徽省醫療機構第一。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和紅斑狼瘡基因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同種異體肝臟移植、自體干細胞移植、異體干細胞移植、異體腎臟移植、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心腦血管介入治療、胸腔鏡和腹腔鏡微創手術、輔助生殖技術、小兒腦癱治療等專業技術水平處國內先進水平。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面積燒傷、微粒皮移植、眼角膜移植、人工晶體植入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省內領先地位。目前,醫院擁有安徽省首臺手術機器人、PET-CT、3.0磁共振、寶石能譜CT、復合手術室、3D腹腔鏡等先進診療設備,醫療技術整體實力位居全省前列。   醫院高度重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醫院是國家衛計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衛計委腹膜透析培訓示范中心、臨床藥師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培訓基地、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等。臨床醫學獲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省級教學團隊2個,4人獲安徽省教育名師獎。醫院每年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項目60余項,每年培訓近萬人,為基層醫院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醫院充分發揮國家衛計委遠程醫學會診系統項目,與16個偏遠縣醫院實現互聯互通,方便基層群眾共享省級優質醫療資源。   近年來,醫院承擔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國家萬人計劃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25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55余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連續兩年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安徽省科技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數十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3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3余篇,主編和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0余部。   醫院主辦5種國內外公開發行雜志:《肝膽外科雜志》、《臨床骨科雜志》、《臨床眼科雜志》、《臨床護理雜志》、《臨床肺科雜志》。醫院與美國、荷蘭、德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科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   醫院近年來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援外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詳細]
聯系電話

0551,62922114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創新大道與皖水路交叉口,皖水路120號

醫生團隊
  • 陳宏澤[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診治燒傷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疤痕激光專病門診-陳旭林(下午)[]

    醫生擅長

    診治燒傷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疤痕激光專病門診專家號(下午)[]

    醫生擅長

    診治燒傷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急診燒傷與創面修復[]

    醫生擅長

    診治燒傷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吳小云[]

    醫生擅長

    診治燒傷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王春華[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燒傷整形專業,擅長大面積燒傷、小兒燒傷、電燒傷、化學燒傷、燒傷休克及感染、褥瘡、擠壓傷、皮膚撕脫傷、體表殘余創面、慢性骨髓炎、骨關節及鋼板外露等殘余創面的治療,精通各種皮瓣、植皮、疤痕修整、功能重建及體表整形和美容手術。...詳情

    從業經歷
    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專業技術特長: 擅長各種燒傷、創傷創面的修復,組織缺損修復、燒傷后瘢痕整形和功能重建。燒傷休克及危重燒傷的治療。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收錄一篇。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燒傷分會青年委員。 門診時間: 績溪路門診 周五上午...詳情
  • 蔡晨[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各類燒傷的綜合治療,大面積燒傷、電擊傷、各種急、慢性創面、褥瘡、骨外露等創面的修復...詳情

    從業經歷
    蔡晨,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專業技術特長: 擅長各類燒傷的綜合治療,大面積燒傷、電擊傷、各種急、慢性創面、褥瘡、骨外露等創面的修復。承擔和參與多項省、廳級科研課題,發表論文20余篇。現任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臨床專業組全國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再生醫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燒創傷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常委兼分會秘書。《中華燒傷雜志》、《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通訊編委。 門診時間: 績溪路門診 周三下午 長江路門診 周五上午...詳情
  • 方林森[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大面積特重燒傷的救治,各種特殊燒傷的救治,電燒傷以及各種難治深度創面的修復以及功能重建,異體皮保存技術以及應用。...詳情

    從業經歷
    方林森,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燒傷修復重建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創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編委。從醫30余年,長期致力于大面積燒傷、嚴重毀損性電擊傷的救治,以及慢性難愈性創面修復方面的臨床工作。對各種壓瘡、皮膚缺損性潰瘍(竇道)、肌腱、骨、植入物外露、糖尿病足病、動肢靜脈性潰瘍、痛風石潰瘍、皮膚體表腫瘤等疾病的治療,以及疤痕畸形矯正、功能重建等方面均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在省內乃至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詳情
  • 陳旭林[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主要業務專長:大面積深度燒傷的救治、急慢性創面的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衛生系統青年領軍人才。安徽省燒傷界第一位博士,導師為我國著名燒傷外科專家夏照帆院士。現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畢業后教育處處長、高新院區副院長、高新院區燒傷與創面修復外科負責人。主要業務專長:大面積深度燒傷的救治、急慢性創面的治療。 一直從事嚴重燒傷早期損害的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三項和廳級項目五項。主持安徽省精品課程《外科學總論》,發表燒傷與創面修復相關論文90余篇,其中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Shock、Cytokine、Burns等燒傷與創面修復領域國際最權威的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31篇,并在《中華外科雜志》、《中華燒傷雜志》等國內頂尖刊物見刊2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培養出多名安徽省百篇優秀碩士論文獲得者,先后獲安徽醫科大學“優秀教師”和“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現擔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休克與膿毒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燒傷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燒傷重癥醫學組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燒傷整形學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安徽省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學模擬教學聯盟標準建設首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教育技術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同時任“World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雜志、《中華燒傷雜志》、《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感染炎癥修復》等多個燒傷與創面修復領域權威雜志的編委。...詳情
  • 王飛[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主要業務專長:急危重燒傷病人的救治、難愈性創面的治療和燒傷疤痕的防治。...詳情

    從業經歷
    王飛,男,副主任醫師,博士,留美學者,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業務專長:急危重燒傷病人的救治、難愈性創面的治療和燒傷疤痕的防治。主要研究方向為燒傷及膿毒癥臟器損傷的機制及干預。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一項,院級青年培育和博士科研基金各一項,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主,主持省教育廳高校教學項目一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在Oncotarget、Molecular Cancer、Cytokine、Annals Plastic Surgery、Journal Burn Care Research等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和并列第一作者在發表7篇、累計影響因子21.30分,2篇大于5分,在《中華燒傷雜志》等國內發表多篇論文。曾獲安徽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和安徽醫科大學優秀畢業生。2017年赴美國Morehouse School of Medicine進修學習半年。現擔任安徽省醫師協會燒傷整形分會青年委員及秘書,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瘢痕整形美容分會委員等職。...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好看的亚洲黄色经典|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