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

三級甲等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
醫院名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始建于1864年3月1日,是全國建院最早的綜合性百年老院之一。1877年更名公濟醫院,1981年掛牌上海市紅十字醫院,1992年率先成為全國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02年加冠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2006年積極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化,率先在松江區設立分部,開創醫院發展新格局。醫院始終保持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曾多次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醫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醫院分設虹口和松江兩部,占地約29.5萬平方米。醫院始終秉承“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倡導“公溥仁心,濟世臻程”的醫院使命,以嚴謹的醫療作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格的科學管理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全院在崗職工4206人,其中高級職稱570人,碩士以上學歷1411人,核定床位1820張,南北兩部臨床三級學科和醫技學科共68個。2019年醫院收治門急診患者429.9萬,同比增長5.57%;出院人次12.96萬,同比增加7.15%;手術人次11.1萬,同比增加18.62%;平均住院天數6.26天,同比下降0.24天;藥耗占比控制在49.4%。申康54個重點病種前三季度排名中:醫院排名前三的病種有9個,占16.7%;排名前五的病種23個,占42.5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個。其中,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和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排名第一;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喉部惡性腫瘤根治術等排名第二。 156年來,市一醫院在國內、市內衛生系統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醫院名醫薈萃,在上世紀中后葉匯集了樂文照、任廷桂、胡懋廉、林元英、趙東生、張鏡人、蔡小蓀、謝桐、張皙、莊心良、唐孝達、肖明第教授等國內著名醫學專家,在醫學上創出了眾多國內第一,如:第一例肝葉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針麻手術、第一臺國產心向量圖描記器研制、首個國產心臟臨時起搏器樣機研制等。 醫院在學科建設和創新轉型等諸多方面不斷突破。現擁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8個,多個上海市的臨床醫學中心、急救中心、醫學領先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眼科研究所等。近年來,醫院著力推動南北兩部融合發展,開展新一輪“尖峰、高峰、高原”重點學科建設;成立臨床研究院,大力開展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上海大學、原能細胞、微創、聯影、奧勝、Airdoc等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加大醫工交叉和醫用人工智能的研發力度,聚焦微創醫療器械和技術、醫學影像與人工智能、醫用新型材料研發與應用研究、手術機器人等方向開展聯合攻關,技術平臺體系涵蓋了引領性首席科學家研究平臺、中心生物樣本庫以及臨床大數據中心等。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復旦榜)中,醫院排名全國第60,其中科研排名全國第46位,進步速度位居全國第24位。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眼科、臨床藥學科排名全國第9位,泌尿外科、內分泌科進入全國提名。 近年來,醫院完成了一系列國際、國內領先的高精尖手術和前沿臨床研究,應急保障能力也穩步提升。院內積極開展多學科聯合門診診療模式,南北院區已開展乳腺癌、腸癌等22個MDT門診;綜合腫瘤中心(CCC)建設已通過德國癌癥協會的現場評審;積極推進無痛、微創等特色診療技術,院掛牌成立“機器人手術中心”等十余個疾病診治中心,完成滬上首臺“達芬奇第四代”機器人手術,展全國首例裸眼3D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高精尖手術。進博會期間,醫院作為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多位國家元首指定保障醫院,圓滿完成進博會醫療保障任務。打造國內首輛5G救護車,建立5G急救指揮中心,真正實現將急診室搬上救護車、院前院中急救一體化。 201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3項,其中國自然重點項目兩項,項目總數排名位居上海各大醫院第5位,全國各大醫院第12位,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獲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專項各一項,共計3100萬元,發表以JAMA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SCI論文,共計320篇,單篇影響因子10分以上10篇,最高單篇影響因子達51.27。醫院獲得上海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醫學推廣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十七屆“銀蛇獎”三等獎等榮譽。 近年來,醫院人才建設和科研教育成效顯著,多人次入選中央“千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殊榮。醫院圓滿完成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和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機構認定,被評為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培育)單位。醫院擁有可招收博士后專業29個,可招收博士專業29個,可招收碩士專業37個。博士......[詳細]
聯系電話

021-6324009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上海市松江區新松江路650號

醫生團隊
  • 陳廷鋒[]

    醫生擅長

    2008年獲日本國立弘前大學醫學博士。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粒子線腫瘤學研究中心進修。現擔任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分會委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教育部留學歸國啟動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上海市衛生局科研基金。主要從事腫瘤放射治療相關臨床及生物轉化研究。 ...詳情

    從業經歷
    陳廷鋒,腫瘤放射治療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學臨床技能型碩-博連讀博士,醫院引進人才。專長:從事腫瘤放化療臨床及基礎研究近30年。綜合運用與世界同步的先進放療技術:三維適形放療(3D-CRT)、三維適形調強放療(IMRT)、圖像引導下的調強放療(IGRT)、快速弧度治療(RapidArc or VMAT)、生物調強放療(BMRT)以及同期放化療(CCRT)等治療鼻咽癌、喉癌等頭頸部腫瘤,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直腸癌、胃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治愈許多鼻咽癌及頭頸部腫瘤、食管癌、肺癌、宮頸癌、胃癌等患者。成功治療多種疑難腫瘤包括16cm盆腔平滑肌肉瘤、12cm膽管癌、10cm復發直腸癌、8cm復發腦惡性膠質瘤、手術中發現不能切除的肺癌和食管癌、以及進食完全梗阻的食管癌和賁門癌等。2004年應邀在世界最高放療水平的ASTRO大會上,向全世界權威放療專家做學術報告,報告中有關同期放化療治療肺癌前后外周血微轉移對預后的影響,引起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代表肺癌同期放化療治療的研究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外權威期刊《lung cancer》,《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中華腫瘤雜志》,《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等發表論文20余篇,編寫專著一部,是中國最權威期刊《Chinese Medical Journal》審稿專家,參與衛生部和江蘇省重大課題各一項。曾獨立為國內兩家三級醫院(1000張床位)創建現代腫瘤放療中心,并培訓放療專業人才。 代表性論文: 1)Chen TF, Jiang GL, Fu XL, Wang LJ, Qian H, Wu KL, Zhao S. CK19 mRNA expression measured by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by chemo-radiation: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Lung Cancer, 2007, 56(1): 105-114. 2)Chen TF, Jiang GL, Fu XL, Wang LJ, Qian H, Wu KL, Zhao 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K19 mRNA Expression Measured by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Treated by Chemo-radiatio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60S, Proceedings of. the 46th annual ASTRO meeting (suppl: abstr174) 3)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性化放療前后外周血微轉移的檢測及其預后。中華腫瘤雜志,2007,29(5):365-368。 4)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性化放療前外周血CK19 mRNA表達的初步研究。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7,16(1):21-24,2007。 5) 播散腫瘤細胞生物學特性及其意義研究進展。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30(增刊B集):63-66,2003。 6)40歲以下青年人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中華腫瘤雜志,2003, 25(2):157-159。 7)化放療治療青年和中老年肺癌患者預后的比較研究。中華腫瘤雜志,2004, 26(11):692-696。 8)青年人肺癌化療加放射治療的臨床研究。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04,13(2):85-88。 9)卡鉑為主聯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肺癌31例臨床分析。中華腫瘤雜志, 1995,17(5):396。 10) 長期口服足葉乙甙治療復發或難治性肺癌36例。中華腫瘤雜志, 1996,18(2):145。 ...詳情
  • 前列腺專病門診普通門診[]

    醫生擅長

    前列腺專病門診普通門診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周新[]

    醫生擅長

    畢業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曾赴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和海德堡胸科醫院進修學習。擅長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性疾病等各種肺部疑難疾病的診治。 ...詳情

    從業經歷
    周新,男,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53年生。1976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后一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工作,1991年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8年晉升主任醫師。現任呼吸科主任、復旦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市一臨床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教授。醫療專長:氣道疾病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國海德堡大學醫院客座醫生,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 哮喘 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學會委員,中國 哮喘 聯盟總負責人之一,衛生部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全國普及計劃核心專家,上海醫學會肺科學會候任主委,上海醫學會感染與化療學會副主委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上海市抗非模范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上海市勞動模范以及中國醫師協會頒發的呼吸醫師獎。周新教授參與了我國 哮喘 防治指南、咳嗽診治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編寫工作,主持制定衛生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治質量控制標準。支氣管 哮喘 的診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 ,兩次獲上海市優秀發明三等獎,并獲得兩項國家專利。2003年呼吸科醫務人員參加了上海市非典防治工作,成功救治上海市重癥SARS患者。2009年呼吸科參與成功救治上海首例重癥甲型 流感 (H1N1)患者,周新教授作為衛生部醫療專家還參與全國其他地區重癥甲流病人的診治工作。呼吸科在肺部感染,慢性氣道疾病,肺部腫瘤和呼吸康復等疾病的診治和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績,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長期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指導下級醫師撰寫并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了五本著作,及《上海市內科診療常規》的編寫。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作學術報告及專題講座,在國內呼吸界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80年代初,在國內首先報告《長期留置鼻氣管插管搶救 呼吸衰竭 》與《低氧血癥狀態下作治療性支氣管肺泡灌洗》等技術,并得到國內同行在臨床上的推廣應用,為我國 呼吸衰竭 治療做出了貢獻。90年代以來,對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作了大膽探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應用大劑量皮質激素和低呼氣末正壓通氣等方法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獲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該篇論文曾在1995年全國 呼吸衰竭 學術會議上作大會交流,引起了國內同行的關注。1995年以 呼吸衰竭 治療為醫療特色項目,在醫院眾多科室競爭中中標并成為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在 哮喘 防治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正在進行一項《吸入皮質激素治療早期 哮喘 》的國際多中心合作科研項目。已完成院級科研項目一項。《 哮喘 的規范化治療》一文獲上海市醫學會 哮喘 之家三等獎。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上海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專家會員、呼吸學會常委、 哮喘 學組副組長,中國 哮喘 聯盟總負責人之一,衛生部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全國普及計劃核心專家。任上海市醫學會肺科學會委員、中青年學組副組長、肺部感染與肺間質疾病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虹口區 哮喘 之家主任委員;亞太地區呼吸病學會會員;《中國實用內科雜志》、《臨床肺科雜志》、《臨床薈萃雜志》編委。 ...詳情
  • 劉思良[]

    醫生擅長

    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長期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醫療工作。擅長鼻咽癌及耳鼻喉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鼾癥的手術治療,鼻竇炎的窺鏡手術,特別是喉癌的手術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劉思良,男,主任醫師,教授。1939年生,1965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現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后在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做耳鼻喉科醫生,1971年調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1989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92年起擔任耳鼻咽喉科行政副主任;1994年升主任醫師、上海醫科大學教授;1998年任耳鼻喉科科主任。現任耳鼻咽喉科顧問。 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耳鼻喉科的臨床工作,對各種耳鼻咽喉科疑難雜癥的診治有豐富經驗。在臨床實踐中總結經驗發表了“Arsla手術40例臨床報道”、“喉癌CHEP術與Arsla手術比較”等數篇論文,多次在全國及省市級學術會議上交流。現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耳鼻咽喉科委員。 長期從事耳鼻喉頭頸外科臨床醫療工作。擅長鼻咽癌及耳鼻咽喉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鼾癥的手術治療,鼻竇炎的窺鏡手術,特別是喉癌的手術治療、全喉切除術、保留喉功能的喉癌手術等。 ...詳情
  • 曹衡[]

    醫生擅長

    冠心病的藥物和介入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冠心病的介入治療,至今完成各類冠脈介入手術近4000例,主持局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先后發表sci論文6篇。 ...詳情
  • 消化科普通門診[]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裘正軍[]

    醫生擅長

    畢業于溫州醫學院,199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從事普外科和微創外科工作,擅長肝、膽、胰外科疾病的診治,尤其對胰腺、膽道、肝臟腫瘤的治療和腹腔鏡手術等有獨特的技術水平。 ...詳情

    從業經歷
    裘正軍,男,主任醫師,教授,普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胰腺癌診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1963年12月出生。畢業于溫州醫學院,1993年7月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獲外科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工作。曾赴德國、日本短期進修胰腺外科和腹腔鏡外科。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胰腺癌診治中心常務副主任。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外科手術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結直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在肝膽胰腫瘤和胃腸道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胰腺、膽道和結直腸腫瘤的診治,腹腔鏡外科,肝移植,腹部外科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主要從事肝膽胰結直腸外科和腹腔鏡外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在胰腺、膽道和結直腸腫瘤方面做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工作,采用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處理胰腺癌、膽道癌和結直腸癌,每年主刀胰腺癌和膽道癌手術60余例,每年主刀胃結直腸癌根治術300余例。每月主刀腹腔鏡手術30余例,主要有腹腔鏡 結腸癌 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 胃癌 根治術、膽囊切除術、膽總管探查術、脾切除術、胰腺手術、腹股溝疝修補術等,并獲得良好的效果。成功地施行肝移植、肝腎聯合移植和胰腎聯合移植160余例。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治療以非手術為主,按有無胰腺壞死組織 感染 決定手術與否,使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衛生局科研項目多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二等獎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0余篇。 ...詳情
  • 汪楓樺[]

    醫生擅長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脫離、老年黃斑變性等疾病的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汪楓樺,女,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視覺科學研究學會會員,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會員。2005年獲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專業(博士),2007年至2009年在美國著名眼科中心Bascom Palmer Eye Institute訪問交流。目前主要從事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的臨床診治及研究,擅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脫離、老年黃斑變性等疾病的治療,以及疑難眼底病的診斷和治療。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2011年獲得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詳情
  • 楊洋[]

    醫生擅長

    臨床擅于脈診,微針調脈進行亞健康調理,尤其擅于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骨關節炎、骨質增生等頸肩腰腿疼痛性疾病,對于頭暈、頭痛、失眠、胸悶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臟疾病,胃脹、反酸、胃痛等消化系統疾病,腦梗塞后遺癥、面癱、帶狀皰疹等神經系統疾病、口干口苦、脂肪肝等肝膽系統疾病效果顯著。 ...詳情

    從業經歷
    中醫碩士,主治醫師,師從于全國名老中醫施杞教授。先后學習了潘小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譚氏天應穴平衡針、祝氏道醫人迎脈口陰陽雙診脈法、長桑君脈法、立新七針等民間中醫臨床技術。 ...詳情
  • 史秋生[]

    醫生擅長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畢業于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現擔任中國醫師協會腹部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器官移植超聲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上海超聲專業學會委員會副主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主持上海市科委、衛計委、申康集團科研項目多項。主要從事超聲造影、超聲分子影像學的研究。 ...詳情

    從業經歷
    史秋生,男,主任醫師,超聲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腹部及腹膜后器官疾病的 超聲診斷 與鑒別診斷(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醫療專長:介入 超聲診斷 與治療(胸部、腹部、腹膜后占位病變)。從事超聲醫學的臨床、教學工作30年,在腹部超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撰寫中英文研究論文50余篇,主持市科委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