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院名稱: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上海長海醫院位于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創建于1949年7月,始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1951年7月改稱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958年9月更名為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62年起對外稱長海醫院,2017年建制為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綜合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部隊醫院,發展形成“一院兩區三附屬”格局。 醫院本部位于楊浦區長海路,虹口院區位于虹口區東江灣路,下轄62個臨床科室,展開床位2700余張。擁有牽頭建設國家重點學科6個、參與建設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4個、全軍專科中心(所)16個,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在燒創傷救治、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泌尿系統疾病診治、心腦血管及大血管內外科診治、全器官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等方面,具有領先水平和雄厚臨床綜合實力。 “十三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軍隊及省部級一等獎7項,是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中國研究型醫院示范醫院、示范高級卒中中心。自2014年納入上海申康績效考核體系,優勢病種綜合績效一直位居上海市各大單體醫院榜首。2020年上半年在《New England》《JAMA》《Nature》發表論著各1篇,充分彰顯醫院科技創新活力。 醫院醫療服務特色鮮明,擁有亞洲一流水平的門急診大樓,全球最先進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綜合技術最先進的消化內鏡診療中心,滬上首臺640層動態容積CT、新型PET/MR核磁影像設備和立體定向、射波刀、直線加速器等放射治療設備。自主研發的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定位遙控膠囊內鏡機器人等贏得世界喝彩,服務百萬患者。1993年首批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9年榮膺“全國百佳醫院”稱號,先后被評為全國“支援西部地區醫院工作先進單位”,全軍“思想政治建設先進單位”“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創先爭優全軍試點單位”,連續18屆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醫院始終堅持“救死扶傷,服務軍民”優良傳統,先后組織100多支醫療深入西藏、新疆、寧夏、四川等邊遠艱苦地區對口幫扶,在上海世博安保、上合峰會、亞信峰會、城市地鐵核化生反恐演習等重大活動,以及“11.15”特大火災、“6·22”槍擊案、“8.2”昆山工廠爆炸、“6.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等應急救援中,展示了過硬的衛勤保障能力和創傷救治能力。進入新時代以來,醫院以強軍目標為統攬,助力海軍戰略轉型,聚焦打造深藍特色,不斷提升保障打贏能力,出色完成亞丁灣護航、和諧使命軍事外交、援非抗擊埃博拉疫情等重要軍事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先后承擔馳援武漢、服務部隊、定點收治、支持駐地、入境隔離、境外援助6項任務,贏得國際與社會廣泛好評。...[詳細]
聯系電話

021-31166666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上海市楊浦區長海路168號

醫生團隊
  • 徐燦[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消化系統疑難病診治;消化系疾病的內鏡下介入診治(消化道息肉間質瘤、消化道腫瘤和膽胰疾病、阻塞性黃疸等介入治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小腸疾病的小腸鏡及膠囊內鏡診治及上消化道早期腫瘤診斷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詳情

    從業經歷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師從李兆申及許國銘教授,美國Mayo clinic博士后,師從Michael Wallace教授,為第二軍醫大學優秀青年學者,第二軍醫大學“5511”優秀青年人才,獲第二軍醫大學成才杯銅獎。現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委員、上海市超聲內鏡學組秘書、中華醫學會上海市分會炎癥性腸病組成員、上海市靜脈曲張治療組成員,擔任《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臨床醫學工程雜志》等多本雜志的編委,擔任Cancer letters,Digestive disease,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ndoscopy 等多個雜志的審稿人。以優異成績獲國家出國留學基金公派于2012年及2013年分別在美國的mayo clinic及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 at Houston 學習消化道內鏡診療先進技術。 長期從事消化系統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擅長消化系統疑難病診治;消化系疾病的內鏡下介入診治(消化道早期腫瘤的診斷及內鏡下治療和膽道胰腺良惡性疾病的EUS和ERCP下介入治療);小腸疾病的小腸鏡及膠囊內鏡診治及炎癥性腸病的診斷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堅持臨床與科研結合的思路,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及上海市基金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軍隊科技進步獎各1項。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表論著60余篇,SCI收錄論著23篇,總影響因子達80分;第一作者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8部。胰腺癌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會議大會發言,獲得一致好評;并被17屆EUS大會評為最佳論文及Gastro2013最佳論文。...詳情
  • 王東[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膽胰疾病的內鏡微創治療,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切除及賁門失弛緩的內鏡微創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曾留學美國加州大學和日本九州大學,現任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 長海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教授;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NOTES學組副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感染控制及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ERCP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內鏡分子影像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內鏡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志編委;澳門肝病胃腸學會學術顧問。 2006年獲第二軍醫大學內科學消化專業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013年第二軍醫大學組織胚胎與解剖學博士后。2010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Davis醫學中心留學,進行了ERCP、EUS等高級內鏡診療培訓。曾先后在日本、德國等進修學習。榮獲首屆“榜樣長海”人物,多次獲嘉獎。 擔任多個學術職位。多次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門地區等作大會學術報告。在泰國和緬甸進行學術講座和超聲內鏡及ERCP的手把手帶教工作。 以第一申請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2項,博士后基金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各1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消化超聲內鏡治療技術》、《消化超聲內鏡實用技術》2部,副主編《上消化內鏡檢查技術》,《ERCP操作高級技術》,《ERCP操作基本技術》等6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10余部。結合臨床難題創造發明,有效解決多項疑難疾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8項,發明專利5項。 擔任消化內鏡中心主診醫師,擅長各種消化疾病的內鏡診斷和治療。 (1)胃腸道腫瘤早期診斷和治療:結合窄帶成像(NBI)、藍激光內鏡(BLI)、放大內鏡、激光共聚焦內鏡、超聲內鏡(EUS)等國際最新診斷技術,提高了食道、胃和結腸的早癌診斷率,并可進行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射頻消融(RFA)等實現早期胃腸道腫瘤的早診早治。 (2)巨大胃石的內鏡治療:無需外科開刀手術,采用擁有自主專利的“胃石碎石器”,治愈的最大胃石達到12X8cm,已為全國各地100余位胃石患者成功治愈,免受開刀之苦。 (3)胰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對診斷不明的胰腺病變進行超聲內鏡檢查、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EUS-FNA)、激光共聚焦小探頭等,可以明確病變性質,決定治療方法和方案。對無法手術的胰腺癌可以在超聲內鏡引導下,進行放射粒子種植、抗腫瘤藥物注射、射頻消融等治療,直接對腫瘤病灶進行治療,延長生存期。對晚期胰腺癌劇烈疼痛患者,行超聲內鏡引導下腹腔神經節(叢)進行酒精注射或放射粒子種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 (4)胰腺假性囊腫的超聲內鏡穿刺引流術:可以不開刀治愈巨大胰腺假性囊腫。 (5)膽總管結石和阻塞性黃疸:具備雙頻激光碎石機、各種機械碎石器、膽胰管鏡(Spyglass)、膽道鏡等先進設備,ERCP取石經驗豐富,成功率高。ERCP放置支架引流,減輕黃疸。對ERCP不成功的病例,還可進行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總管、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相對于PTCD術,病人無外引流管,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6)慢性胰腺炎:采用中國唯一一臺體外震波碎石機(ESWL)破碎胰管內結石,再用ERCP的方法擴張狹窄,取出結石,效果良好。我科已完成超過2000例次的ESWL,效果良好。 (7)外科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吻合口狹窄:采用內鏡下探條、球囊擴張、金屬支架等微創方式,解除狹窄及梗阻。吻合口瘺:利用內鏡下金屬止血夾、縫合夾、OTSC等技術可以不開刀封堵瘺口。腸梗阻:采用鼻胃鏡放置營養管、小腸減壓管解除梗阻。 (8)不明原因腹水:在國內首先開展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NOTES)的診斷和治療的臨床應用,對不明原因的腹水進行NOTES診斷,創傷小,時間短,明確診斷率高。...詳情
  • 劉楓[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及各種原因的梗阻性黃疸的內鏡微創診療(ERCP下膽胰疾病的診治),各種不典型增生、大腸息肉、胃食管間質瘤、早期胃癌、食管癌內鏡下切除。...詳情

    從業經歷
    劉楓,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消化科副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專委會常委,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ERCP學組秘書,上海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ERCP學組副組長,上海市消化病學會肝膽學組委員,上海市內鏡質控中心秘書。   先后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上海市優秀醫學后備人選培養計劃。先后獲得國家教育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第二軍醫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先后承擔上海市科研課題3項。第一作者發表內鏡相關SCI論文6篇,總影響因子20分,主編消化內鏡專著1部,主譯ERCP專著1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曾赴法國地中海大學及日本國立癌癥中心研修膽道、胰腺疾病以及消化道早期癌癥的內鏡微創診斷與治療。   擅長梗阻性黃疸、膽管結石、慢性胰腺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內鏡微創治療,尤其是對復雜解剖下膽胰腺疾病ERCP診療有獨到經驗。擅長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各種不典型增生、粘膜下腫瘤的內鏡診斷與微創治療,對早期胃癌食管癌采用結合病理特征的多學科聯合個體化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嫻熟的內鏡手術技巧,多次在全國性學術大會上進行內鏡手術操作演示。先后2次獲得“長海醫院優秀臨床醫師”稱號,三次榮立軍隊個人三等功,被授予“楊浦好兒女”稱號,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衛生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詳情
  • 柏愚[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長期從事消化疾病的臨床工作,尤其擅長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胃腸道疾病的內鏡診療,包括運用胃鏡、腸鏡、超聲內鏡、ERCP、ESD技術進行診斷與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柏愚,師從著名消化病專家—中國工程院李兆申院士,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助理、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貴州省貴陽市人,中共黨員,2010年獲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獲長海醫院嘉獎5次。柏愚副教授長期從事消化疾病的臨床工作,尤其擅長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胃腸疾病的內鏡診療。臨床累計診療門急診患者近40000例,收治住院患者近10000例次,完成胃鏡、腸鏡、ERCP、PTCD等內鏡操作近10000例,無1例嚴重并發癥,多年來保持無醫療糾紛、投訴及事故;患者滿意率>99%。 柏愚副教授目前擔任中國工程院李兆申院士的主任助理、中華消化病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志》通訊編委、《中華胰腺病雜志》通訊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臨床誤診誤治雜志》編委、中華消化病學會食管疾病協作組秘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議人、上海市消化病學會青年委員暨青年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晨光學者、第二軍醫大學優秀青年學者;Medicine雜志學術編輯(Academic Editor)、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等10本SCI雜志審稿專家(Reviewer);以第1申請人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1項上海市晨光計劃及1項第二軍醫大學優秀青年學者計劃。主編、副主編專著2部。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Hepatology、Gut、Endoscopy等雜志發表臨床SCI論文60篇,合計IF 400分,被引用超過500次。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后獲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榮譽。...詳情
  • 廖專[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胰腺疾病微創診治、小腸疾病臨床診治、胃鏡、腸鏡、膠囊內鏡和ERCP等技術的應用...詳情

    從業經歷
    廖專,男,主任醫師、教授、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助理、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消化病和消化內鏡學專家李兆申教授。兼任中華消化內鏡學會青年委員副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內鏡學會秘書、中華消化內鏡小腸鏡和膠囊內鏡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副總干事、《中華胰腺病雜志》和《中華消化內鏡雜志》編委等多個學術職務。   擅長常見消化疾病以及胰腺、膽道和小腸等疑難疾病的臨床診治,尤其在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膽管疾病內鏡微創治療(ESWL和ERCP)、小腸疑難疾病內鏡診治和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胃鏡、腸鏡、膠囊內鏡、體外震波碎石(ESWL)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等技術,累計診治慢性胰腺炎2000余例,完成膠囊內鏡檢查1000余例。   善于從臨床工作中發現科學問題并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在《Gastroenterology》(IF=13.9)、《Gut》(IF=10.111)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50余篇,總IF>200,IF>5分20篇,被《Lancet》等引用450余次,單篇被引最高120次,H指數11。7篇SCI論著被選為封面論文刊登,3篇配發同期編者按(Editorial),3篇論著被F1000M收錄。發表中文論著和綜述50余篇。相關研究被寫入《歐洲慢性胰腺炎治療指南》等10部國際指南、共識和建議。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制定我國《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等7部胰腺疾病診治指南和共識。主編《Handbook of capsule endoscopy》和《慢性胰腺炎基礎與臨床》專著2部、副主編專著2部,獲國家專利授權10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0項,總課題經費400余萬元。   入選總后科技新星、總后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對象、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上海市科委啟明星、上海市教委晨光學者和上海市衛計委新優青等人才計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工信部重大技術發明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上海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五四青年獎章”、“晨光學者”、楊浦區“優秀青年”、第二軍醫大學“優秀青年學者”、“5511”優秀青年人才、“學習成才標兵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曾于2019年,被授予“國之名醫”榮譽稱號...詳情
  • 李淑德[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長期從事消化疾病的臨床工作,尤其擅長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胃腸道疾病的內鏡診療,包括運用胃鏡、腸鏡、超聲內鏡、ERCP、ESD技術進行診斷與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李淑德,男,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979年考入第二軍醫大學軍醫系(本科)學習,1984年獲醫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醫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97年到英國進修1年。2000年到總后勤部嫩江基地醫院代職(二軍大醫療隊隊長),成績優異,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2012.3至2013.3 任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助理、長海醫院海寧分院消化內科執行主任。醫德醫風高尚,利用業余時間,在好大夫網站上解答患者的問題,受到全國各地病人的一致贊譽。在2010年上海市醫療衛生服務萬人問卷中受到醫院表揚。被評為醫院優秀共產黨員1次和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職工1次。   在工作中任勞任怨,踏踏實實。是科室醫療骨干,被科主任任命為病區組長,圓滿完成科主任交給的病區各項工作。作為長海醫院醫療質量檢查專家組成員,為科室醫療質量提升做出了貢獻。放棄個人休息時間,堅持每周六出專家門診共13年,共診療病人約計2萬人次。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一項(1996年)。主持上海市衛生局基金1項(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7年,署名第7),上海市科技成果一等獎一項(2006年,署名第3)。發表SCI論文4篇。主編著作2部,副主編著作1部。   現為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靜脈曲張學組成員、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地區副主編、中國內科年鑒消化系病專業編委、臨床肝膽病雜志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中華胰腺病雜志審稿人、第二軍醫大學學報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科技專家庫成員、上海市消化內科醫療質量檢查組成員。任長海內鏡中心ERCP 學習班帶教教員、長海醫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臨床技能考試專家組成員、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上海地區主考官。...詳情
  • 金震東[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長期從事消化疾病的臨床工作,尤其擅長胰腺疾病、膽道疾病,胃腸道疾病的內鏡診療,包括運用胃鏡、腸鏡、超聲內鏡、ERCP、ESD技術進行診斷與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金震東,男,主任醫師,教授,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一軍大軍醫系,91年畢業于二軍大碩士,99年任主任醫師教授。   醫療特長:超聲內鏡(EUS)在消化系疾病的應用研究及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及微創治療研究。目前系國內胰腺癌EUS檢查例數和穿刺診斷例數最多、2004年國內率先開展EUS引導下胰腺囊性腫瘤消融治療、2005年國內率先開展EUS引導下放射粒子植入治療胰腺癌、2008年國內率先開展EUS引導下注射治療胰腺癌、2012年國際首例EUS引導下射頻治療胰腺癌、2013年國內率先開展EUS引導下金標記植入引導治療胰腺癌、2013年國內率先開展EUS引導下金屬支架治療胰腺假性囊腫。   以第一申請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軍隊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曾獲超聲內鏡和胰腺癌診治研究相關成果多項:如2004年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第1名),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第2名), 2009年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名),2011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3名),201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名)。發表超聲內鏡相關論文近百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主編“消化超聲內鏡學”等專著6部。主編超聲內鏡教學DVD8部。   學術兼職:任第十七屆國際超聲內鏡大會執行主席、亞太超聲內鏡聯盟執委、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生部消化內鏡專家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常委、中國超聲內鏡學組組長、上海市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超聲內鏡學組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亞太消化病周學術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超聲委員會委員等多種學術職務。近年多次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俄羅斯、泰國、香港和臺灣主持超聲內鏡會議、大會學術報告和做超聲內鏡手術演示。 曾于2017年,被授予“國之名醫”榮譽稱號。...詳情
  • 王洛偉[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診治,肝、膽、胰疾病的內鏡微創介入診治,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超聲內鏡診治、內鏡下黏膜切除、內鏡下息肉摘除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和各種膽總管結石、阻塞性黃疸的介入和內科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王洛偉,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003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07-2008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士后。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工作秘書、美國消化內鏡學會會員、上海醫學會光動力學組成員、醫學參考報消化內鏡頻道編輯部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衛生局基金和學校基金各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學成果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軍隊醫療成果獎各1項,獲國家專利1項,第一作者發表論著20余篇,SCI收錄論著3篇;副主編專注1部,參編專著8部,參編美國內鏡醫師教材1部。曾于2019年,被授予“國之名醫”榮譽稱號。 專業特色: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診治,肝、膽、胰疾病的內鏡微創介入診治,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超聲內鏡診治、內鏡下黏膜切除、內鏡下息肉摘除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和各種膽總管結石、阻塞性黃疸的介入和內科治療。...詳情
  • 施新崗[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消化道早期癌EMR和ESD治療;賁門失遲緩癥 POEM治療術;消化道狹窄、膽總管結石及梗阻性黃疸內鏡微創診療...詳情

    從業經歷
    施新崗,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師從著名的消化病及消化內鏡學專家李兆申院士,承擔國家自然基金等各項基金100余萬,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20余篇,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附屬病院、日本國立癌癥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研修消化疾病內鏡微創診療,兼任中華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減肥協作組委員,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消化道早癌ESD治療學組副組長,上海市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常委。擅長消化道早期癌EMR和ESD治療;賁門失遲緩癥 POEM治療術;消化道狹窄、膽總管結石及梗阻性黃疸內鏡微創診療。手術后殘留、復發等難治性肝內膽管結石的內鏡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救治。...詳情
  • 張磊[]

    醫生擅長

    腦血管病張磊...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