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

  • 中日友好醫院
醫院名稱:中日友好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簡稱“中日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于1984年10月23日開院。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時任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同志分別題寫院名。中日醫院現編制床位1610張(含北區、西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功能為一體,并承擔中央保健醫療任務、國家緊急醫學救援任務,附設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同時是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國家基層遠程醫療發展指導中心、世界衛生組織戒煙與呼吸疾病預防合作中心。 中日醫院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首批國外無償援助項目,是當時中國最富于國際色彩、設施最為先進的現代化醫院。自誕生之日起,中日醫院就站立在了時代的前列,承載了建設中國現代化醫院的示范、中西醫結合的基地、對外合作的平臺的重托。 中日醫院在三十余載的發展歷程中,努力踐行科學和人道精神,不斷追蹤現代醫學發展,著力傳承中華醫學瑰寶,在多個領域位居國內外前列。辛育齡、潘孝仁、焦樹德、印會河、王國相、晁恩祥、許潤三、王辰等醫學前輩的大醫風范和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在醫院的發展史上樹起座座豐碑。醫院為國擔當,2003年,成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專病醫院;2005年,參與印尼海嘯救援;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主要醫療保障醫院,為中國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逆行出征,馳援武漢,承擔重癥病區、方艙醫院和臨床科研攻關任務,為抗擊疫情貢獻智慧和力量。 醫院現有院士1人、國醫大師2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項目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岐黃學者3人、首都國醫名師6人、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50人。副高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500余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人員1200余人。 學術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偉教授等歷時長達20余年進行的“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被稱為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國際醫學研究的經典;楊文英教授團隊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以科學的數據揭示了我國糖尿病防治的嚴峻形勢;王國相教授等在神經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晁恩祥教授等參與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確證對新甲流有效,在我國新發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許潤三教授在中醫婦科領域開創了中醫藥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癥、間質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療法等多項重要創新進入國際診療指南。 醫院以呼吸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人體器官移植、腫瘤綜合治療為主線。內分泌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風濕免疫科、老年醫學科、急診醫學科、胸外科、疼痛科、中醫風濕病科、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中醫肺病科、肛腸科、臨床護理專業、腎臟病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皮膚病與性病科、心臟科等17個科室及專業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醫院現有研究生導師近200人,是內科、外科等20個專業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還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6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先后承擔了40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曾獲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醫院是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國內知名學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多所醫療機構和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醫院是北京市A類定點醫療機構。國際部被外國人在京協會評為“外國人在京就醫國有醫院滿意率第一單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醫療服務示范基地。 醫院在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突出,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模范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文明單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展望未來,醫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抓手,貫徹落實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持續提升綜合實力,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目標而不懈努力奮斗。...[詳細]
聯系電話

010-84205288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2號

醫生團隊
  • 林朋[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林朋,主任醫師。現任創傷骨科主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創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常委,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脊柱運動創傷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骨與關節損傷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創傷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肩肘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AO國際內固定研究會講師,OTC講師團講師。《中華創傷骨科雜志》編委,《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常務編委,《骨質疏松雜志》編委,《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編委。學習工作經歷:1983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從事骨科臨床工作30余年。曾任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處長。30多年來始終從事骨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曾赴日本福岡整形外科醫院研修髖、膝關節疾病的診治,并多次前往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專業特長:擅長四肢復雜骨折、骨盆及髖臼骨折的治療。對于運動創傷疾病、脊柱骨折、骨折延遲愈合、骨折不愈...詳情

    從業經歷
    林朋,主任醫師。中日醫院骨科三部科主任,多發傷中心主任。 工作經歷:1983年起,歷任中日醫院骨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曾多次參加電視、廣播節目錄制,包括健康之路關于股骨頭壞死防治、養生堂關于老年骨折防治等。 專業特長:擅長髖膝關節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髖、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運動損傷疾病,肩袖肌腱損傷,肩關節脫位,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髕骨關節脫位,髖臼股骨撞擊癥,踝關節韌帶損傷;四肢及關節內骨折,骨盆骨折,多發創傷。 學習經歷(含海外學習經歷):1983年畢業于同濟醫學院。曾赴日本福岡整形外科醫院研修髖、膝關節疾病的診治,并多次前往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進行學術交流。 發表論文情況: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包含SCI論文近10篇。 教學情況: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臨床教學任務。 院內職務:擔任中日醫院骨科三部科主任,多發傷中心主任。 社會任職: 兼任中華醫學學會運動醫療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 北京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第三屆委員會脊柱運動創傷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第七屆創傷學分會骨與關節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創傷分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 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第一屆中國部創傷學會常務委員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創傷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肩肘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 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第一屆中國部肩肘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務委員...詳情
  • 李佩文[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應用中藥外治常見腫瘤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詳情

    從業經歷
    李佩文,醫學碩士,主任醫師,原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主任。博士后導師。社會任職:全國第9-11屆政協委員,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師帶徒教師,博士后導師,世界中醫藥聯合副會長,醫促會副會長,中央保健專家擔任研究生導師情況:培養碩博士多名,第2-6屆全國“師帶徒”導師,中國中醫科學園博士后導師,培養博士后2名已畢業。個人學習經歷:1961-1967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分配到新疆清河地區醫院任內科醫生、院長等職。1978-1981廣安門醫院中西醫結合碩士研究生畢業。1984.5分配中日友好醫院。2017.7任命北京國醫大師。個人工作經歷:1968分配至新疆醫院任內科醫師、院長。1978考入中國中醫研究院 碩士生三年畢業后留院。1984.5分配中日友好醫院籌建中醫腫瘤科任副主任、主任。專業特長: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應用中藥外治常見腫瘤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科研成果:承擔“七五”“八五”“九五”等國家部級課題多項,任命為國家衛生部北京市科普首席專家。教學情況:“師帶徒”指導教師 2-6屆,碩士博士生導師,培養學生多名,已畢業。博士后導師,培養2名已畢業。現:每周四教學查房講課。全國培養“徒弟”數10名。...詳情
  • 鄧博[]

    醫生擅長

    從事惡性腫瘤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擅長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惡性腫瘤(食管、胃、結腸)、肝癌、腎癌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精準醫療。...詳情

    從業經歷
    鄧博,女,副研究員 畢業于清華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博士后,師從賈立群教授、陳士林研究員,多次獲得清華大學學業優秀獎學金。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腫瘤分會及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同行評議審稿專家。 主持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2014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8篇,并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及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等國際會議上發表。參編專著4部,申報專利2項,轉化新藥2項。多次錄播BTV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等健康欄目,深受廣大觀眾及患者歡迎。 主要研究方向及專業特長: 1. 從事惡性腫瘤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擅長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惡性腫瘤(食管、胃、結腸)、肝癌、腎癌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精準醫療。 2. 外用中藥防治分子靶向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手足皮膚反應、周圍神經毒性、皮膚-黏膜炎等)及惡性腫瘤并發癥(癌性疼痛,惡性胸、腹腔積液等)。 3. 中藥增強放化療及生物靶向治療敏感性、逆轉耐藥,提高治愈率,延長生存期,減少癌癥的復發與轉移。...詳情
  • 蘇菲[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常見腫瘤如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的治療,配合中醫中藥內服外治,減輕放化療副反應,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詳情

    從業經歷
    蘇菲,女,漢族,主治醫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2005年9月~2015年7月,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習,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學習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2015年8月在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工作至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北京市科委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及專業特長:研究方向: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擅長診療:常見腫瘤如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的治療,配合中醫中藥內服外治,減輕放化療副反應,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詳情
  • 鄧超[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①肺癌、胃腸道腫瘤的中西醫診療;②中醫外治放化療不良反應。...詳情

    從業經歷
    鄧超,醫學博士,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住院醫師。 社會任職:兼任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青年醫師分會理事、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西醫結合預防與保健分會秘書、北京中醫藥學會外治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學習經歷:2014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2017年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2017年起,任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住院醫師。 專業特長:①肺癌、胃腸道腫瘤的中西醫診療; ②中醫外治放化療不良反應。 科研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2020-2022年);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藥”研發項目、首發科研專項等多項課題。 發表論文情況:先后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第1作者SCI論文4篇。 表彰獎勵情況:曾獲得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第十五屆全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詳情
  • 王超[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①肺癌、胃腸道腫瘤的中西醫診療;②中醫外治放化療不良反應。...詳情

    從業經歷
    王超,醫學博士,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住院醫師。學習經歷:2015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七年制,獲醫學碩士學位;2018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工作經歷:2018年起,任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住院醫師。專業特長:擅長診療消化道腫瘤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科研成果: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情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詳情
  • 劉青[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對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等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及綜合治療,尤其對癌痛的規范化診治有深入研究。...詳情

    從業經歷
    劉青,2012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獲腫瘤學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腫瘤中心于世英教授,同年來我院工作至今,現任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群眾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主要參與我院藥理基地腫瘤專業的多項II期、III期、IV期藥物臨床試驗,積累了豐富經驗。參與院內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MDT及乳腺腫瘤專業MDT協作組。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一項,并參與院內橫向課題多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主要研究方向及專業特長:對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等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及綜合治療,尤其對癌痛的規范化診治有深入研究。...詳情
  • 王碩[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中西醫綜合治療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以及放化療、靶向治療等不良反應。...詳情

    從業經歷
    王碩,女,醫學博士,住院醫師。曾參與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課題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8篇。參編《惡性腫瘤中醫診療指南》等專著4部。主要研究方向及診療特長:中西醫綜合治療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以及放化療、靶向治療等不良反應。...詳情
  • 祁志榮[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常見腫瘤(如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等) 的診治。...詳情

    從業經歷
    祁志榮,男,醫學博士,主治醫師。擅長常見腫瘤的診治,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著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及專業特長:研究方向: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專業特長:常見腫瘤(如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等) 的診治。...詳情
  • 張代釗[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中西結合治療各種惡性腫瘤...詳情

    從業經歷
    張代釗,主任醫師,教授,現任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日友好醫院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及中國中醫研究院林縣食管癌研究隊副隊長、河南醫科大學教授、《中國腫瘤雜志》編委、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三屆成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及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常務理事兼中醫藥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全國首批500名著名中醫專家之一、全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經驗繼承導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中西結合外科雜志》編委、《中國腫瘤臨床年鑒》編委、中央電視臺醫學顧問及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58年至1983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內外科研究所及廣安門醫腫瘤科工作(任腫瘤科首屆主任之一),1983年調至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工作至今。 歷任:中日友好醫院腫瘤科首任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三屆成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三、四、五屆理事及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醫科大學教授、河北中西醫結合學院名譽教授、重慶樹仁大學教授、中國抗癌協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常務理事兼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抗癌協會理事、 《中華腫瘤雜志》、《中藥藥理與臨床》、《中國腫瘤臨床年鑒》、《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編委、 中央電視臺醫學顧問、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 從事診治癌瘤臨床工作已50多年,自1960年初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協作后,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中醫藥防治常見癌瘤放化療毒副反應的治療與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使不少病人明顯的減輕了放化療后所帶來的毒付反應和痛苦。 自1978年以來曾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學術經驗繼承人共10余人,在這些學生中已有3人成為博士研究生導師。著有《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此書已譯成英文版在英、美等國家發行),《張代釗治癌經驗輯要》等書。主編《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有效病歷選》,《中西結合治療放化療毒副反應》,并撰寫論文80余篇。張代釗主任領導的腫瘤科連續多年被評為院內先進科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9年腫瘤科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班組,并獲大獎杯一個。 1994年張代釗榮獲“中日友好醫院科技貢獻個人獎”。 2000年張代釗教授榮獲中央保健委員會頒發的中央保健工作成績優秀獎,2001年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 張代釗教授醫療事跡已被錄于《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大陸名醫大典》、《中國當代醫藥名人》,美國傳記研究所主編的《國際名人錄》(第四版)及英國劍橋傳記中心主編的《國際名人錄》(第十版)等書中,現被聘請為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及美國傳記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名譽委員。 50多年來,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腫瘤及各種內科疑難雜證。尤其是治療肺癌、肝癌、腸癌、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等惡性腫瘤以及減輕癌癥病人放、化療毒副反應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療效顯著。特別是對中晚期病人進行辨證治療,探索出有效的防治癌癥病人在放、化療中出現毒副反應的中醫診治規律,對預防術后復發和轉移有個人獨特方劑。 自1978年以來曾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學術經驗繼承人共10余人,在這些學生中已有3人成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張代釗主任領導的腫瘤科連續多年被評為院內先進科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9年腫瘤科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班組,并獲大獎杯一個。 1994年張代釗榮獲“中日友好醫院科技貢獻個人獎”。 2000年張代釗教授榮獲中央保健委員會頒發的中央保健工作成績優秀獎,2001年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 張代釗教授醫療事跡已被錄于《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大陸名醫大典》、《中國當代醫藥名人》,美國傳記研究所主編的《國際名人錄》(第四版)及英國劍橋傳記中心主編的《國際名人錄》(第十版)等書中,現被聘請為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及美國傳記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名譽委員。...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