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鋼
內科 神經內科
醫生介紹
吳鋼,男,主任醫師,教授,科室副主任,神經病學教研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卒中組織(WSO)成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全國理事、全國顱腦超聲及頸動脈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福建省神經病學學會委員、福建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免疫學會會員。中華神經醫學雜志特約編委、國際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中國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中國卒中雜志編委。 擅長對腦血管病的診斷與治療,對腦血管病急性期的高血壓調控機制提出假說與管理辦法;擅長對帕金森病和癡呆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對重癥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癥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對新型隱球菌性;結核性;化膿性腦膜炎;神經梅毒;神經系統萊姆病的診斷與治療;注重神經病學臨床診斷與治療思維的構建。 為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優秀教師,注重學生知識儲備,注意主干教學點與側枝教學點的相互影響;理論聯系實際,詮釋教科書中的知識點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發表教學相關論文有:1. 談神經病學臨床實踐的思維創新、實踐創新、理論創新;2. 理論思維、工程思維、評價思維的界定與聯系——談對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實踐若干問題的思考。 顱腦超聲診斷方面發明了評估腦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參數有:盜血指數(SI)、狹窄指數(STI)、局部腦血流量喪失指數(rCBFLI)、彈力喪失指數(ELI)、彈力系數(EM)和狹窄指數的糾正系數K值以及系統論的方法學在診斷中的應用,為顱腦超聲定性和定量評估腦血管病變奠定基礎;建立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實驗性腦出血模型,證實了腦出血急性期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系統的應激與腎素-血管緊張素應激的存在和應激時間差,對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的血壓管理具有參考價值;建立多發性硬化的豚鼠和wistar大鼠EAE模型,進行了雷公藤內酯醇對EAE模型干預的系列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論文40余篇;參編 《腦血管病理論與實踐2006》《腦血管病理論與實踐2007》。以第一負責人獲國家十一五重大支撐項目一項;福建省廳級科研資助項目5項,廳級推廣或資助項目2項;以第一作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醫生擅長
腦血管疾病、重癥肌無力、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