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興吉主任醫師
外科 神經外科
醫生介紹
劉興吉,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66年1月生人,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 1990年畢業于原白求恩醫科大學英語醫學專業,就從事于神經外科工作學習,2001年6月獲得吉林大學外科學(神經外科)博士學位(導師:索敬賢教授),并于同年12月進入吉林大學基礎院病理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2004年5月順利出站。擅長顱腦損傷、顱內腫瘤的診斷治療,科研以膠質瘤的光動力學基礎研究偉主攻方向。在攻讀博士期間主要從事于腦膠質瘤的光動力學基礎實驗研究,以金絲桃素的抗腫瘤的光化學作用,探討及研究了其對C6膠質瘤的細胞凋亡作用,完成了博士學位;并以此課題研究方向,2001年12月進入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病理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從師于李玉林教授,在腫瘤血管方面進一步對金絲桃素加以研究,以《金絲桃素抗膠質瘤的體內外實驗研究》獲得2001年國家資助博士后科研經費6.0萬元,現己完成博士后論文工作,己答辯出站;2003年以《應用基因芯片研究金絲桃素誘導膠質瘤細胞凋亡的基因表達》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廳6.0萬元(編號:20030712),此項目是與美國哈佛大學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合作項目;同年還獲得吉林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4.0萬元,2004年以《光活化的金絲桃素對C6膠質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的探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風險基金8.0萬元(編號:30471767);2004年以《光活化的金絲桃素誘導C6膠質瘤細胞凋亡的基因表達》獲得吉林大學創新金3.0萬元。(編號:419070200073)。2005年獲得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青年基金1.0萬元。幾年來,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論著一部(副主編)。16年的醫、教、研,使自己不斷地掌握了神經外科疾病的診療技術,2005年春季參加了宣武醫院神經外科舉辦的“第一屆Samii顱底顯微學習班”,顯微解剖研究的深入更新了傳統解剖知識,不僅要改良許多有用的手術入路,而且要創造許多新的手術入路,因此,熟悉顱底及其鄰近解剖結構,熟練掌握顱底顯微解剖技巧和顯微解剖器械是至關重要的。惡性腦膠質瘤的治療一直是神經外科醫生感到棘手的難題,雖然經手術切除、放療及化療,但病人的預后仍然很差。因此不斷尋找新的抗腫瘤藥物及新的治療措施,是神經外科同仁一直研究的主攻方向。
醫生擅長
主要從事于顱腦損傷的臨床和抗膠質瘤細胞凋亡的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