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素娟主任醫師
內科
醫生介紹
費素娟,女,主任醫師,教授,消化科主任, 1982年參加工作。199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消化專業醫學碩士學位,在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科工作至今,其間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消化科副主任、消化科主任等職務。現為徐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徐州市醫學會第七屆消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徐州日報·健康周刊》特邀專家編委;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優秀中青年骨干,徐州醫學院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完成江蘇省教育廳資助科研課題一項、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資助課題三項。獲徐州市科技進步獎2項,獲徐州醫學院優秀教案三等獎1項、徐州醫學院臨床學院教學比賽二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及省級以上雜志上發表論著10余篇。指導碩士研究生6名。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做訪問學者,研究內容為胃癌相關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胃癌的早期預防。 院內外職務 消化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消化科主任:徐州市醫學會第七屆消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徐州日報·健康周刊》特邀專家編委。 業務專長 胃、腸、食管、肝、膽、胰腺疾病的內科治療:胃、腸、食管腫瘤及癌前疾病、癌前病變的診治,內鏡下診斷和治療。 擅長肝膽、胃腸、胰腺疾病診斷治療和消化系統內窺鏡檢查治療。 診治范圍 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學術成就 一、科研成果及獲獎: 1.“胃食管癌相關基因及影響因素的研究”2004年獲徐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多種肝癌血清學指標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及其機制研究”1999年獲徐州市科技進步四等獎; 3.“選擇性COX-2抑制劑羅非昔布對MNNG誘發大鼠胃惡性腫瘤的影響”獲第二屆徐州科技論壇暨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三等獎。 二、以第一作者發表的主要論著: 1.食管癌組織中COX-2、P53和PCNA的表達及意義。中國癌癥雜志;2003;13(”:17-20,26。 2.羅非昔布和葉酸對甲基硝基亞硝基胍誘發大鼠胃惡性腫瘤的化學預防作用。胃腸病學;2004:9(6):326—331。 3.上海市區飲食與胃癌發病的病例對照研究。胃腸病學;2003:8(3):143—147。 4.胃癌及癌前病變組織中P21和P53的表達及其意義。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1;9(2):458—459。 5.IEF分離堿性磷酸酶同工酶對肝細胞癌診斷價值的研究。臨床肝膽雜志,1993;9(4) 6.堿性磷酸酶同工酶在肝膽疾病中的診斷意義。臨床肝膽病雜志,1995;11(1) 7.原發性肝癌與HBV及HCV感染關系的探討。醫師進修雜志,1995~18(2) 8.胃癌組織中COX-2的表達及其與P53和ⅦGF的關系。徐州醫學院學報,2004:24(6):498—501。 9.非飲食因素與胃癌發病的病例對照研究。徐州醫學院學報,2004:24(5) 10.胃癌及癌前病變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P21和P53表達的關系。徐州醫學院學報,2001;21(4):288—291。 11.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及血清Hp抗體的定量檢測。徐州醫學院學報,1997;17(6) 12.檢測血清n—L—巖藻糖苷酶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意義。徐州醫學院學報,1998:18(5) 13.肝硬化與膽石癥關系的臨床觀察。徐州醫學院學報,1996:16(3)
醫生擅長
消化系統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炎癥性腸病、消化道損傷的發病機制研究擅長胃腸、食管、肝膽、胰腺等疑難、危重疾病的救治以多種內鏡診療新技術,尤其消化內鏡介入治療、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