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櫻副主任醫師
婦科
醫生介紹
熊櫻,男,副主任醫師,1996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北校區),同年進入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婦科。2003年獲得腫瘤學碩士學位。2004年受衛生部笹川醫學獎學金資助,赴日本北海道大學婦科進修一年。2007年起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在熟練掌握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外陰癌等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的常規手術的基礎上,2005年回國后結合國外的手術方式及技巧,開展了岡林式廣泛子宮切除術、系統性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除術、腹主動脈旁轉移或復發腫瘤的切除術等。經過腹腔鏡技術和陰式手術的學習,現已開展鏡下的卵巢腫瘤剔除、附件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廣泛性子宮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及經陰道子宮切除。現承擔回國人員啟動基金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各一項,參與省自然及省科委項目3項。以第1作者共撰寫、發表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8篇;以第1作者撰寫、發表SCI論文2篇(IF 2.8-3.7), 以第二作者等發表SCI論文6篇。以主要編著者參與編寫專業著作1部。技術優勢:1.率先開展了岡林式廣泛子宮切除術(2005年起)該術式以超廣泛的宮旁組織切除及膀胱宮頸韌帶切除為特色,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因宮旁組織殘留導致的術后盆腔復發。但術后尿潴留時間較長是其主要缺點。2.率先開展了超根治性的盆腔淋巴結清除術(2005年起)國內傳統的盆腔淋巴結清除以閉孔神經為底部界限,常遺留該神經背側的淋巴脂肪組織,因而可能導致切除的不徹底。此外,宮旁淋巴結的定位和清除在國內亦未受到重視,采用宮旁淋巴結的血管骨骼化清掃可發現該組淋巴結常見轉移(尤其為孤立性轉移)。超根治性盆腔淋巴結清除將上述兩組淋巴結的清除納入常規手術范圍,以最大限度減少手術遺留轉移淋巴結的可能性。3.系統性腹主動脈淋巴結、骶前淋巴結清除術(2005年起) 這類手術風險高、對手術者技術水平要求高,在國內僅有少數大型醫院開展。但這類手術又是卵巢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等手術治療的常規組成部分。4.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2009年起) 在本院率先開展了這類手術。5. 保留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2007年起) 屬于岡林式廣泛子宮切除術的改進版,主要目的是減少術后的尿潴留。隨著以上各類術式的創新和開展,“切除廣泛徹底,解剖精致細膩”的獨特手術風格逐漸形成。上述術式經過近幾年在省內各地和鄰近各省的交流和推廣,更獲得了婦科同行們的廣泛好評。
醫生擅長
各種常見婦科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局部晚期惡性腫瘤的根治手術、良性及早期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